第(3/3)页 辛夷没想到这么快就点到了自己,犹豫地看向方逸行,对方冲她点了点头,“徐姐让你说,你就说说吧。她是从善如流的人,如果你的主意好,她一定会吸收的。” 辛夷这才放宽了心,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室友在媒体实习,我从她那里拿到了咱们这次发布会的流程和资料。我看到发布会请了很多政府要员和社会行业精英,规格很高。我有个想法,可不可以把纪录片里那些出镜的孩子的父母也请过来,一起见证这个感人的时刻?毕竟发布会的目的就是传递友邦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担当和对慈善事业的不懈追求,如果能在发布会上再制造个感人的高潮,传播效果会更好。纪录片毕竟还隔着屏幕,如果现场就有在这个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流眼泪,实现镜头内的孩子和镜头外的父母的互动,那会更能展现留守儿童家庭的无奈和困难,也能号召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投身慈善。” 徐亮很感兴趣地说,“这个我们之前还真的没有想过。想法很好,可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场的秩序控制,万一这些打工者有其它的一些诉求冲到政府要管那里表达,我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辛夷一愣,没想到那么复杂深刻的问题,有些羞愧地说,“对不起徐老师,我没想那么远。” 徐亮善解人意地一笑,“这主意很有价值,就是操作起来有困难,逸行啊,你给拿拿主意。” 方逸行一直淡笑不语,此刻慢悠悠地开腔,“这孩子追求完美,想的方案都很理想化,不过徐姐你要是真有心做,也不是没有可能。” “哈,我就知道你有办法。我虽然不年轻了,但也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啊。你要是能保证不出事,我当然愿意把农民工也请到会场。” “我可不敢百分之百保证,我只能说全力以赴。最后的主意还得你拿。” 徐亮想了想,“你办事,我放心。”说完笑着用手指了指方逸行,“我看你那胸有成竹的样子,八成是早就准备好了吧。” “胸有成竹谈不上。就是上次这丫头把脚本给我看的时候,我也想到了这个方案,就派人去做了个备案,防着你自己提出需求,搞得我们措手不及。”说着,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档案袋。 “这里面有五个合适的农民工人选,我都派人去做过调查了,底子清白,也没什么额外的诉求。今年春节都没回家,想孩子都想疯了,你要是能把孩子也弄到现场,搞个大团圆的戏码,估计明天本市的新闻头条肯定是你们友邦。” 徐亮兴奋地接过档案袋拿出来翻了翻,“逸行,你别告诉我那五个孩子也已经在飞机上了吧。” “啊,徐姐真是料事如神啊。飞机票和住宿费,你们友邦出。” “没问题。”徐亮高兴地拍了拍方逸行的肩膀,像个大姐姐一样,“你真是可以,甲方没想到的你能想到,甲方想到了你已经做完了。怪不得人人都愿意跟你合作呢。” “你别夸我,该给的费用一分都不能少。还有,这个纪录片只是个引子,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合作把这个留守儿童的主题好好拍个大电影,社会反响肯定很好。” “你个小狐狸,一箭双雕,最终还是为行知打品牌,你们行知不会也要进军慈善业吧。” 方逸行笑着说,“放心吧我的姐姐,我们的胃口没那么大,有你们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就够了。但做慈善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总不能落后啊。” “你呀,一张嘴,死人都能被你说活了。行了,我9点钟还有一个会,就不跟你细聊了,等这个发布会弄完,我们再好好聚聚。”说完回头看向辛夷,“还有你小丫头,跟着你们方老师可是有学不完的本领啊。” 辛夷点点头,抬眼看向方逸行,心里有崇拜有爱慕更多的是想法达成的感激。那目光流转的光彩,连徐亮都看出了苗头,笑着拍了拍方逸行的胳膊,“你呀,把持住。”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