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期中考试-《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第(1/3)页
    时间匆匆过去,很快就来到了期中考试的日子。
    学校根据高二年级的成绩分出考场,杨鑫的考号就是他在年级的排名。
    一千多名考生中,他排649。
    这个区间的学生,等到了高考,就得去读专科,撑死也就三本。
    前世的时候,杨鑫发力也是在高三。
    “杨鑫,你在几号考场?”王良栋问。
    “十六号。”杨鑫道。
    祝子皋就不用问了,他那成绩基本跟各班的体育生们,以及文理科艺术生混在一起。
    在高中时期,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绝大多数是看不起体育生和艺术生的。
    可事实上,一些学生本身如果成绩就比较差的话,学一下体育和艺术,对于高考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其实是有帮助的。
    当然,体育和艺术,一样不容易。
    第一场考语文。
    第一部分考的是基础知识。
    全是选择题,而且题目出的都不难。
    要么是分析一组词的读音是否全部相同,要么就是找出错别字等等。
    很多时候,老师也会给学生挖坑。
    就比如断档,很多人会念三声,其实正确读音是四声,还有大雨滂沱,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念二声,其实正确读音是一声。
    怎么说呢,就感觉正确读音非常的别扭,有时候一不留神就会出错。
    选择题写完之后,就轮到填空题了。
    好巧不巧,阅读题第一部分的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题考的正好就是《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
    果然,语文考试的诗文默写部分,它总是会给你挑一些生僻的地方。
    这两个空分别是“朝菌不知晦朔”和“蟪蛄不知春秋”,不仅难背,字还难写。
    仅第一题,就能看出出试卷的老师“用心险恶”。
    之后的诗文默写部分,就是《蜀道难》、《登高》、《师说》中的句子了。
    这些对杨鑫来说,都是送分题,不过他也非常谨慎。
    默写最怕的就是写对了句子,却写错了字。
    一句话哪怕错一个字,那这一小题可就一分都没了。
    当所有题型做完,最后的重头戏便是作文。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给了一段关于李大钊先生发表在《青春》上的一篇节选,然后以“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青春啊。
    还真是有够巧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