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何家派人送来的回信,”赵霜小心将信笺递到他手里,陪着笑道,“想讨王爷一个准信儿,什么时候让何小姐入府?” “本王已将话说得明明白白,他竟然还是执迷不悟!”杨暄接过那封信,随意扫了两眼便丢到桌案上,“让他等着!等本王去了滇西,随便择一日就是了。” “王爷,咱们何时动身去滇西?”赵霜丧气地坐到窗前的软榻上,双手揉着太阳穴道,“今日母亲又派了崔嬷嬷来劝说,说是我答应了本月十五让何玉棋进府,怎么又反悔,还说何玉棋早来晚来都是避不过的,让我不要阻碍你纳妾。我被吵得头都疼了。” “哪里疼?我帮你揉揉……”杨暄坐到她身边,手握住她放在太阳穴上的小手,替她揉了两下,“本来咱们要提前去滇西也不是不行, 可陈扬与那何达今日忽然提起易市之事, 我虽然驳了他们的折子,想必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开放易市,有利于两国民生贸易,化干戈为玉帛,王爷为何不准?”赵霜由着他揉太阳穴,又指指肩膀,杨暄便又给她揉了揉肩膀。 “大周与北凉的边境绵延数千里,聚集了众多北方部落,这些部落本臣服于我大周,此次北凉国要开放易市,根本就不是为了两国民生着想,而是想蛊惑煽动那些北方部落,”杨暄说着,神色又凝重下来,“北方游牧部落本来就是墙头草,若是受了北凉国煽动与我大周为敌,必然会是我大周的隐患,到时北凉国坐收渔翁之利。” “这些事情难道皇上和太后不清楚?”赵霜转头,握住了他的手。 “皇上年少可欺,太后又看中了北凉国使者进献的几块美玉,还以为北凉真是来求和。”杨暄叹了口气,又蹙眉道,“竟然连父亲也被他们蛊惑,支持两国易市,如今朝中竟是只有程谦一个清醒之人。” “你从前不是不喜欢他?”赵霜勾了勾嘴角,“还让太后给他乱点了一个鸳鸯谱。” “与那程谦相亲的是吏部张尚书的女儿张瑞雪,”杨暄想起此事,嘴角终于有了一丝笑容,觉得有趣,神色也放松了些,“那个张瑞雪听说有些才情,人长得俏丽,家世又好,在上京城的女学中都是出名的,哪儿知道程谦竟然拒了婚。” “王爷还关心过女学中出名的学生吗?”赵霜侧首望着他,杏眼一弯,柳叶弯眉轻轻一挑。 女学中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是上京贵女,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也是上京城各世家大族求娶宗妇的主要选择目标。 “你想到哪儿去了?”男子面上微红,解释道,“朝中……朝中同僚偶尔有些议论,我不过是听了几句,并未参与他们的讨论。” “北凉国易市之事,王爷打算怎么做?”粉衣女子懒洋洋靠在他怀里,手指轻抚他的长发。 “如今北凉使者应是买通了何达与陈扬,若是我去了滇西,他们定会继续鼓动太后,到时候边境一开就麻烦了。”杨暄面容严肃,微微眯着鹰眸,“在去滇西之前,须得解决这两个人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