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清水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也赢得了黄百伦的尊敬,他赞叹的说道:“雪清公司果然出色,不仅在词曲的创作上天赋惊人,在格局和眼界上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要是有人在这里的话,绝对会觉得这俩人是神经病——站在黄沙堆里大发感慨! 鼓舞的布置,这就是外行了,不仅是他,整个雪清公司里面没几个人说得上话。 “灯光特效?那得不少花钱呀!” 都说这些搞文艺的人,是最容易接受和追求新鲜事物的,叶英也不例外。 当陈清水和莫德林向他汇报了寻求意见的时候,他张口答案是大型灯光舞台剧的效果。 叶英的眼神中流露的一种追求,她感慨的说道:“我相信华夏的每一个歌手的理想,也是能够在一座充满了灯光特效的豪华舞台上唱出自己喜爱的曲目。” 这样的理想,在陈清水的那个时代就变成了基本要求。 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歌手公开表演的时候都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才华,而是大环境所迫。 陈清水记得,演唱的大环境开放是在弯弯的一个歌手,在春晚舞台上演唱了一首《一把火》,他在春晚舞台上又唱又跳,让国民一种新奇的体验。 自此,舞蹈和歌唱才开始结为一体。 而叶英口中的灯光特效,应该称呼为灯光和特效——东方的气氛渲染和特效的场景构造! 叶英接着说道:“据我所知,即便是魔岩三杰,也没有经历过国际化的大型舞台。” 关于这个问题,陈清水事先没有预案,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他习惯性地抽了一根烟站到窗户前,细细的思量着。 莫德林也是文化人,对叶英所描述的场景心中逐渐生出了一抹憧憬。 他说道:“如果真是如此你们的话,那得是多么壮阔的景象。” 时代广场的时代,和魔岩三杰的时代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却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共同绽放。 若是如此,这两者吸引而来的流量和衍生话题,绝对能够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