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诗会-《凤啼长安》


    第(3/3)页

    酒桌上这些文人雅士,不随口说说红柳绿的事,感觉对不起下肚那几杯酒。何况是拿两位殿下开玩笑,真是机会难得。

    站在郓王身后的郭青澜,差点没把自己交叉在一起的手指绞断,再看看自己身上穿着的一身青白衣衫,简直就像庙里的小尼姑!

    凭什么?她连一句话也没和郓王殿下说过,殿下就把她记得清清楚楚。

    热热闹闹的中秋宴上,没有人注意到,郓王府一个婢女,生出如此大的怨恨。

    李萱儿见下面停了吟诗,又开始相互敬酒,便说:

    “走,没得听了,咱们到斜风亭吹吹风去。”

    “等等。”只见李雪晴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脂香四溢:“这是我刚调制出来的面药香脂,涂在脸上、手上,最是防秋燥。”

    几个女人嘻嘻笑着,都去盒子里扣一点,在手上抹匀,香喷喷的下了楼。

    杨怀信就守在楼下,看见公主下楼出去,当然也跟了出去。出了云海楼,李萱儿却意外看到,郑颢和崔瑾昀站在门外。

    门外亮如白昼。

    “这”萱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上,小沙弥们上上下下,点起了几百几千盏灯笼,灯笼顺着树冠排列,耀眼夺目,与天上那一轮圆月交相辉映,精美绝伦。

    “送你的那对红灯笼,喜欢吗?”郑颢低下头来,凑到萱儿耳边轻声问道。

    “那灯笼是你”

    看着笑眯眯的他,不用问,这棵璨若星河的灯笼树,也是他的杰作。

    “我认识他二十年,从不知道他如此风骚。”崔瑾昀在一旁酸不溜秋的说。

    李萱儿抿嘴一笑:“你俩慢慢风骚,我们走了。”

    “到处黑魆魆的,你们要去哪?”

    “不黑,你看,一路都有你的风骚灯笼呢!”

    郑颢顺着萱儿手指方向看去,果真,有一行灯笼,沿着一个小路口一直向下。

    “下面有什么?”

    “一个亭子。我们去那里看风景。”

    “那我们也去。”

    这章里边,那四首长得比较丑的诗是我写的,名人大家的诗,就是他们自己流传下来的诗作。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