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清算-《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2/3)页

    已经把孩子送进盛影传媒学手艺的孙海洋,唯恐避之不及,便接了这个领队的差事,替王盛打下手,南下避避厂里的风波。

    “麻烦孙主任了。”

    捧着婚庆电影策划案边看、边琢磨哪里还需要改的王盛,抬起头看向脸上挂着笑容的孙海洋,问道:“韩厂长还在鹿城吗?”

    孙海洋扶了扶眼镜,压低了些声音:“韩厂长的行程我还真说不准。他这趟南下,任务重啊。

    一方面是为厂里拉投资,见各路老板,陈老板只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下个月就要上映的《孔繁森》,在江浙两省多争取排片,多卖拷贝。”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王总你应该知道,自从93年广电部发了3号文件,提出‘制片厂可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这发行渠道就开始松动了。

    特别是苏省,好些地市级电影公司胆子大,直接绕过省公司,跟我们制片厂联系买片子的本地发行权,这一现象被称为‘苏省突破’,当时可震动了整个行业。”

    真不愧是散装省。

    王盛认真听着,这些政策变迁他前世有所了解。

    但此刻听亲历者讲述,感受更为具体。

    孙海洋见王盛感兴趣,说得更细了些:“到了94年,部里又发了348号文件,算是明确了这个改革方向,允许我们著作权单位直接向省市发行放映单位发行。

    这下好了,不少省市都学着苏省这么干。政策一松绑,江浙两地经济好,老百姓有钱又爱看电影,一下子就成了兵家必争的重要票仓。

    韩厂长这次就是去亲自督阵,攻坚克难。《孔繁森》是厂里今年的重点任务,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都得抓。”

    原来如此。

    王盛微微颔首:“感谢孙主任指点,明白了。”

    孙海洋摆摆手,笑得一团和气:“应该的,都是为厂里做事。王总你们这次要是把陈老板这单活儿干得漂亮,也是给韩厂长、给咱们北影厂脸上增光,对厂里在鹿城、在浙省的业务只有好处。”

    ……

    呜——!

    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

    庞大的绿皮火车驶离了京城站,向着东南方向而去。

    二十人占了几个硬卧隔间。

    设备堆放在走廊一侧,用链条锁简单固定,派了人轮流值守。

    车厢里混杂着各种气味,鼾声、谈笑声、小孩哭闹声、列车员推着小车叫卖“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声音不绝于耳。

    王盛坐在下铺,靠着车窗,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华北平原景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