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具体型号我得回去查查清单。损耗嘛,肯定有,但都是正常使用磨损,大毛病应该没有,不然记者们早闹翻天了。”胡刚斟酌着说,“价格嘛,这事归台里采购和后勤部门管,我还真不好直接报价。这样,我回头帮你问问,尽量争取个优惠价。怎么样?” 王盛心里明镜似的,胡刚这既是卖个好,可能也存着帮台里处理废旧资产顺便再拉近点关系的心思。 他道:“真是太感谢胡主任了。麻烦您先帮忙问问具体情况和价格,只要价格合适,设备状况如您所说,我们盛影还是很感兴趣的。” “成,包在我身上。”胡刚爽快答应。 这时,菜陆续上来了。 几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了不少。 王盛顺势又问起相亲节目的进展:“胡主任,咱们那个相亲节目的策划案,台里编委会讨论得怎么样了?最近有消息吗?” 胡刚夹了一筷子菜,微微皱眉:“别提了,程序走着呢,但没那么快。主要是你这节目形式太新,跟台里现有的《今晚我们相识》定位有重叠,但玩法完全不同。那边栏目组的人有点意见,觉得是抢饭碗。 再加上编委会里几个老同志,思想保守,觉得你这灭灯留灯、权利反转什么的,火药味太浓,不够温情,怕影响不好。还在扯皮呢。” 他叹了口气:“最快估计也得月底才能有个初步结论。还得看广告招商这边能不能给他们点压力。你这边‘百花皮鞋’的广告要是拍好了,效果爆了,我说话也能更硬气点。” 王盛表示理解:“那就多劳胡主任费心周旋了。需要这边配合的,您随时开口。” “好说,好说。” …… 饭后,王盛让李婷婷结了账,与胡刚道别,打车回了北影厂。 下午稍作休息,王盛便来到了北影厂演员剧团。 如今的北影厂演员剧团,早已不复八十年代的星光熠熠。 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有名气的演员纷纷外出走穴、拍电视剧,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曝光度,留在剧团里的,多是些名气不大、或是在当下市场审美中不算吃香的演员,守着厂里的基本工资,排演一些话剧,或者等待不知何时才会轮到的拍片机会。 接待他的是演员剧团副团长黄小雷。 黄小雷是75年进厂的老演员,比王盛父亲王保国还早一年,资历颇深,但本人名气一直不温不火。 他对王盛这位近期在厂里风头正劲的‘老总’很是客气。 “王总,稀客稀客!早就听说你们盛影传媒搞得红红火火,真是给咱们北影厂长脸啊!”黄小雷热情地将王盛引进办公室。 “黄团长您太客气了,叫我小王就行。”王盛笑着寒暄:“我们这都是小打小闹,混口饭吃,比不了剧团老师们搞的都是真正的艺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