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 下午和两位客户的洽谈异常顺利。 或许是《京城晚报》的报道提升了信誉度,或许是那支广告的质感确实打动了人,或许是北影厂背景再次发威,两位准客户在详细咨询并观看了样片后,便爽快地签订了“金禧典藏”套餐合同,并支付了定金。 …… 傍晚,北影厂生活区开始热闹起来。 下班的下班,放学的放学,炊烟袅袅,人声鼎沸。 等到晚上七点多,各家各户基本吃完晚饭后,小广场上逐渐开始聚集人流。 陈良、猴子他们下午就从厂工会和各家借来了几十条长凳、椅子,在小广场中央围出了个简单的会场,甚至还不知从哪弄来了一个电池喇叭和一台电视。 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王保国家那小子,要搞什么……集资?” “说是拍结婚录像挣大钱了,让咱们也投点钱,跟着分钱?” “真的假的?别是忽悠吧?他们家小子前阵子不是因为带头闹事被打了吗?” “那都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王盛现在可是韩老虎点的将。” “好像是真的,我听陈良说,他们跟紫房子签了份大合同。” “那要投多少钱啊?挣了钱咋分啊?” “不知道啊,这不都来看看嘛……” 天色渐暗,路灯和各家窗户透出的光勉强照亮广场。 蚊子也开始嗡嗡地聚集,不少人拿着扇子一边扇风一边驱赶蚊子。 不到八点,小广场上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站满了人,不下五百号。 有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老职工,有刚下班还穿着工装的中年骨干,也有抱着孩子来看热闹的家属。 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奇地、疑惑地、带着点期盼地投向广场中央那张摆着电视和喇叭的桌子。 …… 几分钟后,王盛带着陈良穿过人群,走到中央。 王盛拿起那略显简陋的喇叭,拍了拍,发出“砰砰”的杂音。 全场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蚊子的嗡嗡声和人们扇风的声音。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头上伤疤刚愈、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年轻人身上。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伯伯婶婶、哥哥姐姐们!”王盛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小广场,清晰而有力。 “晚上好!耽误大家一点时间。我是运输车间王保国的儿子,王盛。今天把大家请来,是有个项目,想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个能让咱们自家人,有机会一起发财的项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