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泰婉岛发现了和氏璧?” “传国玉玺?嘶…怎么可能!” 老胡楞在了原地,面面相觑。 “……” 震惊之余,王凯旋第一个开始质疑,“不可能,一定是假的,消失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突然就出现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凯旋脑袋摇得跟破浪鼓一样。 老胡思索道,“传国玉玺在秦,汉,晋…一直到唐末,五代十国时,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元至元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可却不知真假,坊间多传赝品!” “明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传说,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 有关传国玉玺的传闻,老胡悉数到来。 这倒不是老胡多么博学多才,实在是传国玉玺名头太大,不知道它的故事,对外都不好说自己是搞古董收藏的。 雪梨杨柳眉直挑,“应该是仿制的吧…我记得咱们拍卖行当年也拍出了一款一款仿制的传国玉玺…好像叫做…叫做…” 二十多年过去,雪梨杨也记得不太清了。 张赢玔道,“明太祖仿制和氏璧,由商人沈万三制作而成,最后被港商大佬李甲程拍走了…” “对对对!” 雪梨杨连连点头,“李甲程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与我们结缘…” 苏墨反复打量着文件中的照片,眉头皱得越来深,“这件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众人心中一惊,“莫非…这是真的?” 苏墨道,“据史料记载“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 “秦代的一寸,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因此这枚传国玉玺边长大约9.24厘米,印纽上面还精心雕琢了首尾相交的五条龙…” 说着,苏墨指了指文件上的照片,“差不多就是这么大!” 苏墨又道:“在秦汉玉器中,龙的造型继承了战国风格,并非现代意义的龙,更不是恐龙,而是“螭龙”。 “螭龙也叫螭虎,又称蟠螭!” “这张图片中也符合蟠螭的形状!”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意思是古人判断玉石优劣,主要考量标准是玉的质地而不是玉的颜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