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深夜。简玉英打了个哈欠,但却没有睡下,仍然在奋力地刷着手机。 十二点了。她再次刷新了一下页面,立即便出现了新的内容。 “挂出专家义诊的号了!还是中医科的!”她的面上带了喜色,根本就没看简介,第一时间便点了预约。 “预约成功。”系统的提示弹了出来。简玉英松了一口气。 她已经等了半个多月,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仁和医院的专家义诊,在整个京市都是出了名的。 倒不是说就真的完全免费,只是人家完全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仅挂号不要钱,而且药费和治疗费,也就是收个成本价。 加上医保统筹部分,个人承担的就很少了。 简玉英真的很差钱。八年了,什么病拖上八年,花出去的钱也都像流水一样。 她早早就内退在家,只靠着每个月四千多块的退休金,要养活两个人不说,还要加上女儿小婉每月的医药费。 随着时间的加长,病情的进展,医药费也渐渐水涨船高。 同样的,水电费,生活费,也在逐年上涨。 京都居,大不易。对于她这个带着生病女儿的单亲妈妈来说,尤其如此。 这么多年,她早就明白了,小婉的病,根本不可能治好,只能不断地恶化下去。 只希望,明天那位专家,能够帮她调理调理身体,至少让她每天吃东西别那样难过,也能睡上几天安稳觉。 孟文像平时一样上了楼,往自己的专家三诊室行去。 走着走着,他就停了下来。楼梯对面那间一号专家诊室,门怎么会是开着的? 仁和医院的五楼,整整一层都是中医科,除了平诊之外,另外还有三个专家诊室。 诊室嘛,本就是专门接待患者所用,专家诊也不能例外,开门当然不稀奇。 但每个科室的专家一诊室,都是供医学会的理事会成员以及名誉会员坐诊所用,平日并不开放。 中医科的专家一诊室,除了苏玉章苏大先生每月固定坐诊几日之外,再就是朱良学朱老先生来得多一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