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初他观摩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慨叹。 看看人家的动作,多么平稳,多么从容,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简直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械。 要是自家一院,也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内镜医师就好了。 所以他让人采购了设备,下决心推广学习.....可没想到先用上的人,是新进的规培医小陶。 小陶这孩子,他本来是多么看好啊,可惜..... “漂亮啊!”魏局长的赞叹声,传到了林院长耳中,打断了他的睱想。 什么漂亮?他的目光就落到了大屏幕上,然后就像被粘上去了一样,再也移不开了。 明明是隔着长长的内镜套管,柔性持针器却像直接被握在手中一样。 进针,抽针,穿过针尾线圈,收紧。再进针,抽针..... 简直就像是对皮外伤的缝合一般简单,连速度都没慢下一点。 针尖在大屏幕上跳动着,每一次的深度都整齐划一。 每一针的间隔都是3毫米,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陶乐的动作,无比娴熟、轻快,举重若轻,进退裕如,带着一种有韵率的美感,令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满怀欣喜与赞叹。 六针缝合完毕,共用时三分二十秒,还包括了之前下针和剪线头的时间。 这种缝合......它就是EHS,绝对不可能有错,可又不是他看过那种EHS。 严格地来说,跟陶乐做的EHS相比,之前他评价极高的那一台,简直太过拙劣粗糙,根本不堪入目。 视频都结束了好几分钟,林院长还在反复回味,一言不发。 魏局长虽然不太懂,但他有多年从事医疗工作的直觉。 这份直觉告诉他,小陶做的这台EHS缝合,根本没有一点问题。 “林院长,您看,咱们是不是要把情况向上反映一下?”他笑着拍了拍林为民的肩:“顺便通知海市的那位专家,让他不要白跑一趟。” (本章完) 第(3/3)页